香港紅十字會 - 香港紅十字會抗疫同行熱線 近四成接受緊急物資市民儲糧僅兩日或以下 推出「儲糧攻略」 籲市民加強備災應對緊急情況

目錄
字型大小
search/搜尋
closeclose

香港紅十字會抗疫同行熱線 近四成接受緊急物資市民儲糧僅兩日或以下 推出「儲糧攻略」 籲市民加強備災應對緊急情況

2022年06月14日

(香港.2022年6月14日)香港紅十字會因應本港第五波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盡力提供多項人道服務,支援弱勢社群及受影響人士,直接幫助超過41,000人,並派發超過130,000件防疫物資。本會承蒙滙豐銀行慈善基金慷慨捐出1,400萬港元,得以進行多項支援工作,包括「香港紅十字會抗疫同行熱線」(下稱熱線)。本會分析熱線求助者數據及總結服務經驗後,發現近四成接受熱線緊急物資支援的市民糧食儲備為兩日或以下,因此推出「儲糧攻略」,呼籲市民未雨綢繆,加強備災意識及建立社會網絡,以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下一波新冠疫情或其他緊急情況。

 

近四成接受緊急物資市民儲糧僅兩日或以下

香港紅十字會由2月21日起設立「香港紅十字會抗疫同行熱線」,一站式解答抗疫及最新防疫措施的問題、提供心理支援,以及香港紅十字會及其他社區服務資訊,並按需要提供食物包、防疫物資及快速檢測劑等,與市民共渡難關。熱線接聽超過11,400個求助電話,並向逾9,500人發放緊急物資支援。

 

香港紅十字會行政總裁/秘書長蘇婉嫻女士表示:「接受熱線緊急物資支援的市民當中,有近四成(36%)糧食儲備僅兩日或以下。部分最緊急的個案家中只有一日糧食,但因為全家確診,未能外出補充食物,反映儲糧備災的重要性,因此推出『儲糧攻略』,呼籲市民未雨綢繆,以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下一波新冠疫情或其他緊急情況。」

 

另一方面,熱線最多來電者來自觀塘(15%)、葵青(10%)、沙田(9%)及深水埗(8%)。 當中觀塘、葵青及深水埗均是政府統計處《2021年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中全港家庭收入中位數最低的三個地區,顯示低收入家庭可在疫情中面對更大困難,需要社會各界提供適切支援。

 

儲起三日糧 一家有保障

除了因為傳染病有可能需要居家隔離,近年極端天氣亦十分頻繁,我們需要有隨時因為安全理由留在家中的準備。負責熱線中心運作的香港紅十字會社區備災經理陳軒軒女士建議:「考慮到香港普遍家居環境的限制,本會建議市民恆常保持三日緊急糧食儲備,並可根據多元種類、均衡營養、不過量囤積作為原則;留意食用日期,先食用將過期食物及適時補給;除了新鮮的蔬果外,亦可儲存即食食品,於無法煮食或因停電無法雪藏食物等情況下食用,大家亦不妨-配備一些療癒食物(Comfort food),即個人喜愛的食物,如咖啡、奶茶、朱古力、餅乾等,有利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家庭亦可按成員的身體狀況及病歷,適量儲備退燒藥、胃藥、止痛藥、抗敏藥、喉糖等,以及長期服用的藥物等。

 

此外,對比本會2021年7月向市民進行的電話問卷,2022年5月本會向熱線來電者回訪的電話問卷結果顯示市民向朋友、同事及學校求助的次數減少,轉移更多向非政府組織及政府尋求協助。我們與來電市民傾談中聽到有些確診者對於向親友求助有些猶豫,怕為他人帶來麻煩或遭到拒絕。本會呼籲市民建立個人支援網絡,特別在社交距離的措施下,左鄰右里的互相支援尤其重要,有需要時向他人求助實為人之常情,當然在親友及鄰里有需要時亦應提供協助。我們也要主動關心親人,特別是獨居或雙老長者,家人輪流致電,「每日傾傾三分鐘」,花一些時間互相關心,有助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企業及機構亦可以不同形式支持社福機構的備災工作,以加強社區教育、提供應急物資或備災場所等支援。我們相信「備災有道 你我做到」,雖然災害難以避免,但如果能建立備災意識、做好備災工作,便能夠將其影響減低。

 

香港紅十字會就應對疫情的行動

本會因應第五波疫情由年初起提供以下多項人道服務:

  • 設立「香港紅十字會抗疫同行熱線」,接聽超過11,400個求助電話,一站式解答抗疫及最新防疫措施的問題,並提供心理支援,及社區服務資訊。
  • 於一至五月期間,夥拍社區夥伴,一共派發超過130,000件防疫物資,超過30,000人受惠,包括4,600位前線工作人員、1,200名外傭及少數族裔人士,以及9,800個家庭。
  • 繼續推行多項心理支援服務,包括「檢疫之旅同行計劃」為需要在檢疫中心或酒店檢疫的人士派發心理支援包;為市民提供"Shall We Talk" 心理支援服務;以及與非牟利機構毋忘愛合作推出「聯繫愛」計劃,為喪親者提供情緒舒緩和輔導,同時分享安排殯葬的實務資訊,提供近一百次個案服務。
  • 透過本會抗疫同行專題網站:www.redcross.org.hk/tc/ncov2019.html,社交平台及外展等渠道持續發放防疫和本會的工作資訊,讓市民掌握最新抗疫資訊。

 

為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下一波新冠疫情,本會正在進行以下人道工作

  • 延長「香港紅十字會抗疫同行熱線」,一站式解答抗疫及最新防疫措施的問題,並提供心理支援,及社區服務資訊。
  • 為880位長者預備七天抗疫備用包;同時向弱勢社群派發抗疫物資。
  • 推行流動健康教育車,建立市民對個人衛生及家居安全的意識及生活模式,加強備災知識。
  • 與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合辦危急規劃及災難管理證書課程,協助參加者掌握危急規劃及災難管理的基本知識,從危急及災難事故中發揮防護、應變及復原的能力。
  • 為特定群組及公眾人士提供N95呼吸器面型配合測試,並支援院舍進行防感染培訓及準備。

 

「儲糧攻略」

四人家庭三日建議食物清單(參考資料)

  食物 份量
穀物類 即食麥片 1包(約500克)
麵包(白方包/麥包) 1條(約10塊)
粉麵類(如:意粉/螺絲粉/米粉/米線) 2包(每包約500克)
白米/紅米/糙米 等 2千克
蔬菜類 罐頭粟米/菇類 等 4罐
椰菜、西蘭花、椰菜花、洋蔥、薯仔、南瓜、節瓜、佛手瓜 等 4款(每款1斤,即約600克)
水果類 新鮮生果:蘋果/橙/梨 等 12個
肉、魚、蛋及代替品 雞蛋 12隻
包裝蒸煮豆腐 3盒
罐頭吞拿魚/雞肉/豆類 2罐
急凍免治肉(豬/牛)/雞胸肉/魚柳 2包(每包約300克)
奶類及代替品 盒裝牛奶/豆奶 12包
飲品及小食 咖啡/奶茶/朱古力/茶/餅乾 等 2盒

 

儲糧小貼士

  • 持續更新 —留意食用日期,適時食用及補給,先食用將過期食物。
  • 即食食物 —包括不用烹煮的食物,於無法煮食或因停電無法雪藏食物等情況下食用。
  • 罐頭/冰鮮蔬果—新鮮蔬果保鮮期較短,較少在家煮食的人士可儲備罐頭/冰鮮蔬果。
  • 療癒食物(Comfort food)—儲備一些新鮮或個人喜愛的食物,有利心理健康。
  • 準備一般藥房買到的藥物,如: 退燒藥、胃藥、止痛藥、抗敏藥、喉糖等,以及長期服用的藥物;留意藥物有效日期 ;考慮家庭人數,如有兒童需留意劑量與成人不同。宜配備探熱針,抗疫期間則需要儲存少量快測劑

 

 

香港紅十字會相信「備災有道 你我做到」,適當儲備糧食、建立備災意識、加強社區支援網絡,便能夠將災害的影響減低。

 

香港紅十字會行政總裁/秘書長蘇婉嫻女士指出接受熱線緊急物資支援的市民當中,有近四成糧食儲備僅兩日或以下,呼籲市民應未雨綢繆,參考「儲糧攻略」,儲糧三日,以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下一波新冠疫情或其他緊急情況。

 

香港紅十字會社區備災經理陳軒軒女士介紹「儲糧攻略」,建議儲糧可根據多元種類、均衡營養、不過量囤積為原則安排。

 

香港地少人多,儲糧亦要顧及家居環境的限制。但只要善用收納空間,一個小型儲物櫃亦可儲存四人家庭的三日糧食。.

 

「香港紅十字會抗疫同行熱線」延長服務,一站式解答抗疫及最新防疫措施的問題、提供心理支援,以及其他社區服務資訊,並按需要提供食物包、防疫物資及快速檢測劑等,與市民共渡難關。

 

香港紅十字會繼續從多方面支援社區,包括為長者派發七天抗疫備用包、為特定群組       提供N95呼吸器面型配合測試及向院舍提供控制感染教育等。

 

傳媒查詢

機構傳訊經理 杜綺琪(+852 2507 7115/keily.to@redcross.org.hk)

助理機構傳訊經理 吳智健(+852 2507 7510/alan.ng@redcross.org.hk)